【我与改革开放四十年】郑玉平:从衣食住行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乡村巨变

发布时间:2018-06-04 23:01:22   947232 作者:郑玉平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想从1978年到2018年的40年里,乡村这四十年来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大变化是从乡村开始的,而乡村也在这个过程中,农民的衣食住行有了很大的变化,笔者切实感受了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真是不怕看不到,就怕想不到。下面从乡村的衣食住行来谈谈笔者的一些感受。

 

看衣物

 

自改革开放后,首先没有了布票,做衣服已经不是很普遍,越来越多的人是去百货门市部买衣服穿。但是店铺很少。一个乡镇只有一两家百货门市部。可是现在的商店到处都是,还分出了品牌店、老年店、裤子专卖店等。从1980年代初,棉布衣已经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化纤面料:的确良(一种化纤面料)、“二合一”“三合一”。到如今,各种面料的衣服应有尽有,“退休”了的棉织衣料又成为最舒适的面料。

那市国产故事片《庐山恋》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影片。女主角新颖的时装,令人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戴太阳镜、留长头发、穿喇叭裤、蝙蝠衫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喇叭裤也因此流行一时。当然,那时候最普通的还是类似于中山装的褂子。

当时,虽然是不愁吃不愁穿,但没有更多的钱花在衣服上,衣服的质量也不高,常常是开了线,撕裂了布,洗一洗鲜艳的颜色也掉了下来。现在人们的衣服样式多了,挑选起来更自主了,甚至出现了衣服泛滥的情况,看看现在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橱子一橱子的衣服?

改革开放以来,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到了19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新时尚。

 

看食品

 

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当时粮票是解决温饱的重要物品。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一直到1980年代,粮票还在使用。从19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必然。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藏品。

当然,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可以体味社会历史的变迁。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极大丰富了,菜市场、超市、大卖场,各种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

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食,已经不单单是生活的温饱品,渐渐地变成了一门艺术、一门文化。

 

看居住

 

在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一片片的瓦片取代了破旧的屋顶,墙也不再是石砖砌成的,而是用石灰砌成的平坦而洁白的墙面。但房屋内只有床、桌子、椅子等基本家具,看上去简朴整洁,洋溢着和谐宁静的氛围。但住房仍是一个大问题。

19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买得到、住得起”的选择。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面积扩大,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

当我们登上高楼远眺城市流光溢彩的景色时,甚至可以体会到古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风格多样的装修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

 

看出行

 

出行,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个环节。买东西,走亲戚,上学,上班等,时常需要使用一种代步工具。当时的中国被称为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道路建设十分落后,大都是泥土地,凹凸不平,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

“要致富,先修路”。从1990年代开始,乡与村之间多是三四米宽的小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后来,陆续修通了乡村简易公路。进入20世纪以后,县里重新规划了乡村公路网,对乡村公路进行了硬化,逐步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

在交通工具方面,过去,农村的主要运输工具是自行车、地板车。现在乡村靠的是机动三轮、电动三轮、小汽车和“时风”“巨力”等农用运输车。不仅如此,车多了起来,道路也更平坦更宽阔了。出行方便快捷,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了。在不久的将来,地球在我们眼中会越来越小,周游列国再也不是梦。

总而言之,从衣食住行感受到祖国40年改革开放的变化,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要一心跟党走,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作者单位:惠民县胡集镇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