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初中信息科持名师工作室:面向真实世界的学习变革—项目引领 共生成长

发布时间:2021-12-09 18:11:53    来源:滨州市教育局

编者按:

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不断迎接新的挑战。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不断更新的学科,应从实际出发,着力于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素养的落地生根,而落实核心素养,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的变更,更须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下,“教师讲、学生听”的知识灌输和“教师演示、学生照搬操作”的技能训练仍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此教学方法培养的是计算机熟练操作工,忽视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已不能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信息技术教育要想把单纯的技能训练上升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项目化学习,被认为是素养时代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指向学习的本质,“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走向综合性学习,走向体验式学习,走向个性化学习。项目化学习强调所学知识要与时代同步,更注重激发探索精神,注重知识的融合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求知,被认为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方式。

初中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成员

滨州市初中信息科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晓芹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项目化学习 共生性成长。项目化学习是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强调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要求“师生”以及“生生”间的合作学习。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行为与思维、大脑之间建立联系,在真实的世界和抽象的思维之间不断地建立起相互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习技能和成果指向核心素养。“共生性成长”是一种相互协作的生长,是教师和学生通过项目化活动共同合作、共同创造、共同成长。

在此教学主张下,学生因来自真实世界的问题激活头脑、心灵和全身,积极参与项目活动,自主学习、团队合作,不断地根据“项目”的需求学习知识技能,用学到的知识技能解决项目中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在行动中开展深度学习,让思维不断攀升,让情感不断丰满。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领导力、动手能力、计划以及执行项目的能力等得到提高,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刘晓芹老师执教全市德育优秀课例

在此教学主张下,教师是项目活动的引导者、协助者、促进者……在项目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扮演不同的角色,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项目活动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引领、个别辅导,甚至分层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用到跨学科知识,甚至需要用到学校课程之外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充电”,提升自我,需要教师之间共研共磨,共同进步。

刘晓芹老师在全省教学研讨会上做课例分享

“项目化学习共生性成长”教学主张,旨在让学习更有深度,培养有责任心的学习者,让知识技能服务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为学生学习素养的发展奠基,为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学习与发展奠基,助力学生共同成长。刘晓芹老师会继续探索,“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完善本教学主张。努力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

附:初中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教学主张

一、教学主张项目化学习共生性成长

二、提出的依据

“项目式学习 共生性成长”把学习置于真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问题解决的技能,并发展综合能力。学生在项目活动共同合作、共同创造、共同成长。本教学主张的理论依据是: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去探索、去发现,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帮助与促进学生建构意义。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和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原有的知识得到重组和改造,形成新知识,而教师更多的是提供脚手架,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重构,生成有意义的知识体系。2.实用主义理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一种产生于实用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教育理论,强调教育中的学生、经验与活动三大因素,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探索和发现。学习发生在具体的活动当中,学生是学习的核心,不是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是通过活动来对学生的经验进行加工,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新知识,教师的作用在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组织和指导学生的活动,教育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的过程,师生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项目式学习倡导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的特点符合实用主义教育理论。3.共生理念“共生”一词由德国生物学家安东·德里巴于1879年提出,共生理念主要指:在全球化的实践土壤中,以多元互补,利益相关,彼此平等为基础,以全球共生系统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相互依赖,互惠共存,全面和谐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新理念。我国学者柳夕浪率先提出基于“共生”的教育构想,在课堂教学中,共生思想无处不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主体与内容、创新与继承等矛盾之间,都是一种共生关系。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参与全员化,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共生共长”

三、教学主张的实施

1.基于情境,提出问题,构建项目创设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提出与时代相融合的问题,引出项目主题。项目的主题要与真实世界密切联系,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2.基于项目,规划设计,构建作品根据项目主题,教师引领学生小组合作,倡导人人参与,规划分析,设计实施方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习完成项目需要的知识技能;用学到的知识技能解决项目中的问题,完成项目作品。3.点拨引导,解难释疑,过程检查构建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关注各小组项目实施进步,督促小组长协调组织,寻找并解决小组合作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及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让学生一个都不掉队。4.展示成果,多元化评价,完善作品搭建平台,展示作品,或自评、或互评,或教师评、或学生评,或组内评、或组间评……说优点、话不足、提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各小组进一步完善作品。5.分享收获,拓展升华交流项目活动中的收获,拓展思维,关联知识体系,关联现实世界。

刘晓芹:邹平市西董街道鹤伴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正高级教师。先后荣获滨州市名教师、滨州市"百佳乡村教师"、滨州市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滨州市教学能手、滨州市优秀电化教育研究人员等荣誉称号。在创建文明县城工作中被"邹平县人民政府"授予嘉奖。兼任滨州市初中信息技术兼职教研员、滨州市教育质量评价专家库成员、邹平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讲师团专家。多次被山东省教育厅聘为远程研修课程市级专家,并被聘为山东省教科院教研社区协管员和骨干教师。

刘晓芹老师执教的信息技术课荣获山东省一等奖,并多次执教省公开课;说课获省一等奖;辅导的学生电脑作品多次获省级一等奖;主持、参加国家、省、市、县级课题8项;主讲的“学”为中心培育核心素养的课堂革命2019"系列课程之《基于有效交流的合作式学习》专题课程资料,已经由国家级培训项目的培训课程录用。

责任编辑:孙洁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